30 May
30May

我的病人裡,很多是媽媽和小朋友。最近這一年,診所來了好幾位小病人,都是在學校裡靜不下來,老師要家長配合帶去兒童心智科的個案。有些父母於是先把孩子帶來給我看,有些則是已看了兒童心智科,孩子吃了過動症的藥卻有不良反應,於是把孩子帶來尋求解決之道。


小一過動女生:「我在玩躲貓貓啊!」


一位是小一的女孩,上課時坐不住,會突然間跑去教室的柱子後面,幾乎天天如此。導師寫聯絡簿告知家長,這擾亂了班級秩序。媽媽跑來找我,說先試試中醫,如果還沒改善,就要吃過動藥了。我看著眼前這位好漂亮又靈動的女娃,眨著大眼睛望著我,忍不住笑了,問她,「可以告訴阿姨,妳為什麼這麼做呢?」女孩回答,「我在玩躲貓貓啊!」「可是下課才能玩躲貓貓,不是嗎?」女孩調皮一笑,「老師教的我都會了,坐著好無聊啊!」旁邊的媽媽和我都笑到不行。女孩有過敏的脈相,母親也說她早上起來,打噴嚏流鼻水都來。


我再問她,「妳這樣,跟其他同學做的事情都不同,老師很困擾吔,這樣到最後,對妳自己不好吧?」她笑瞇瞇的回答,「好啦,我懂了。」調理她過敏兩週,回診時媽媽說,她在教室沒問題了。


小一過動男生:「媽,我好想死。」


另一個很樂天的小男孩進了小學,照幼稚園的模式在小學的教室裡講話,蹦跳,導師要母親帶他見兒心科醫生。小男孩跟母親去看了診,拿回一袋過動症的藥。照著醫生的指示開始吃藥。第一天,第二天,孩子靜下來了。第三天,孩子也是安靜的,跟母親說:


「媽,我好想死。」


母親嚇呆了,六歲孩子講出這樣的話,實在太離譜!她把孩子帶來診所看,跟我陳述此事。我先安撫母親說,每個孩子體質不同,看來那藥在她孩子身上的副作用十分強烈。我為孩子把了脈,脈相反應,孩子的脾胃自律功能完全被攪亂,失去平衡,營養無法吸收,身體很虚。母親恍然大悟的說,兒心科醫生也說藥的副作用會讓孩子「食慾差一點」,沒想到影響這麼大。


小男孩是過敏體質,對合成的化學西藥,身體反應十分強烈,胃腸又無法吸收營養,自然整體健康狀況下滑。我從調整他的胃氣著手,先讓消化系統健康起來。胃氣上升,抵抗力提高,接下來再調整過敏。這位小病人在中藥調理之下,後來過動和過敏的問題都解決了。


先養好體質再治過動


以上兩位小病人,都有過敏問題,由於眼睛和鼻子總是不舒服,所以一個在課堂上會坐不住,另一個是注意力無法集中。一旦過敏問題得到改善,他們在教室的學習狀況變好。


中醫是調理的醫學,西藥走以毒攻毒的路線,兩者各有擅常。這次的小病人,由於健康情況已不良,很明顯地無法應付過動藥的毒性。所以我反過來,以漸進的草藥調理,先把衰敗的身體養好,然後處理過敏體質,最後佐以適當的藥膳食補,即能獲得效果。


補腎進而補腦


中醫理論認為腦氣因腎氣足而聰穎敏銳,而「心為君主之官」,心包括大腦中樞神經系統的功能。「腎藏心志(智) 」,心智是指記憶力;因腦和髓均由腎的氣所產生,因此腎虛的人,比較健忘。當心腎不協調,就會產生心煩氣燥、失眠、多夢、征忡害怕、心跳加快等症狀。因此我建議家長可孩子多準備些補腎進而補腦的食物,例如核桃、桂圓及天麻等。


就精神科的觀點,服用過動藥物是為了增加腦中多巴胺的分泌及減少再吸收。而從中醫食療觀點來看,蛋白質和維生素B群的攝取對多巴胺的分泌是重要的。蛋白質中的酪胺酸會刺激大腦分泌多巴胺、腎腺素質,讓人思路變得清晰,反應敏捷;而維生素B群攝取不足時,會使新陳代謝變慢,間接影響到大腦功能。


避免甜食飲料消耗維生素


我常在門診花很多時間,給家長和孩子們一些衛教知識。如果小孩比同儕更躁動,更不易專心,那家長要避免給孩子大量吃甜食、含糖飲料,以免造成維生素B群的耗損。全穀類、豆類、核果類、紅肉、內臟、牛奶、深綠蔬菜等是維生素B群的良好來源。另外,攝取足夠的鈣質,可以安定神經,使心平穩,不至於過度緊張。


其實除了食物的調理外,每個看似過動的孩子,都需要穩定和成熟的大人,給他們關懷和愛。我總跟家長說,如果看到孩子不合理的行為,先友善的問問他們原因,而孩子常常會給我們非常驚喜的答案。多稱讚和欣賞孩子,並且蹲下來和他們溝通,常常,孩子需要的就只是這樣而已。


原文刊登於早安健康

評論
* 電子郵件將不會發佈在網站上。
I BUILT MY SITE FOR FREE USING